CBA赛场上的“垃圾时间”现象探讨

什么是“垃圾时间”?

有一种说法认为,“垃圾时间”这个词源于知名解说员奇克·赫恩。每当比赛分差过大、胜负已定时,双方主教练往往会让主力和重要轮换球员休息,此时场上出战的多为替补球员,因此比赛观赏性下降,这个阶段便被赫恩称作“垃圾时间”。随着使用频率增加,该术语逐渐成为专业用语。

传奇解说员奇克·赫恩

然而在CBA中,情况略有不同。在常规赛期间,即使进入所谓的“垃圾时间”,更换上的球员通常还是大家熟悉的人物,而不是完全边缘化的角色。这意味着,在CBA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垃圾时间”。例如,在10月27日南京对广东的比赛中,当第四节开始时,广东队已经领先近40分,但依然派出了吉伦沃特、王少杰等主要阵容。而南京方面也未进行大幅度人员调整。

CBA缺乏真正的"垃圾时间"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CBA球队报名名单人数有限。《2024-25赛季CBA球员选秀、工资帽、聘用及交易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每支俱乐部国内注册球员不得少于14人,不得超过18人。同时,由于本赛季外援政策允许最多7名外援参赛,大多数球队同时注册四名外援,所以一支球队实际拥有的总人数一般在18到22之间。然而,一场比赛最大只能报12人参加竞逐。

A某匿名球队主教练曾表示:“新规则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排在8至10位顺位内的国内轮换球员,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连报名机会都没有。”这显然是整个联赛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尽管今年将可用外援数从4减少到了2,但仍旧保持了仅限12人的报名限制,使得一些年轻、有潜力但不够经验丰富的新星无处施展才能。

CBA与NBA制度之比较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例如在去年的季后赛辽粤半决赛事例中,小将李奕臻成功防守赵继伟而表现优异;但是由于G5周琦因伤缺席,却选择让任骏飞登场,而放弃了李奕臻,让他失去了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与此同时,各级别篮球联盟对于登记数量和资格问题采取措施以适应现代竞技需求。比如NBA自2011年起,将各队的大名单提高至13,并且之后进一步扩充至15,以应对背靠背密集赛事带来的疲劳状况,同时提升年轻新人获得上场机会,实现人才流动。 相较而言,虽然FIBA也做了一些微调,比如允许根据需要重新确认最终12人大名单,但是整体来看,从创办以来持续坚持的不变原则反映出一定程度上的保守态度,也阻碍了部分优秀青年才俊的发展空间。不妨借鉴其他体育项目如足球,通过引入更多灵活机制来激励年轻运动員参与其中,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有时候,那最后几分钟虽看似毫无意义,却可能改变一个职业生涯走向的重要契机。因此,对于未来,我们可以思考是否应该对此加以改进,让这些年轻人在关键时刻能够得到锤炼与成长,提高整个联赛水平以及吸引粉丝关注热情!

欢迎大家访问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后体工队长”,获取更多关于 NBA 和 CBA 的深度分析与精彩内容>> (文/文若)